港版文字
能在世代中流傳下來的東西必定有其永恒價值,正如老莊孔孟這些聖人一樣,任何一個宗教與聖人能使人認可,必須說得過天,說得過地,正如我們做人做事一樣,這是宗教及聖人留給後人的精神遗产。下面讓我們通過佛教,了解世間的真相,以下內容可能會引起部分人情緒不安,先看看關鍵詞。
佛教關鍵詞:「裟婆世界」、「大千世界」、「輪回」、「因果」。要了解佛教必須認識愛與慈悲,要了解佛學必須認識這五個關鍵詞,裏面蘊藏著道教太極圖、佛教萬字符及九五令牌演示的世間真相,大千世界的因果玄機,全部在這裏說圓满了。
四、解读「大千世界」
「大千世界」是佛教的宇宙觀及空間觀,記住,早期佛教中,佛陀從來不回避談宇宙世界觀及空間這一問題,而是深入地對其加以解釋。
佛教說的「大千世界」是指一個太陽及月亮照耀下擁有四個天地,“天地”即凡間之解,一個天地有六欲天、初禪天,為一个“小世界”;我們凡人則活在六欲天中的其中“一天”。一千個小世界代表二禪天,為一个“小千世界”;一千個小千世界代表三禪天,為一个“中千世界”;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,為一个“大千世界”,還有「三千大千世界」之說。欲界「六欲天」与我们认识的「********」有关的,“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、“三界均在五行中”,这两句话中的三界代表:欲界、****、无****,其中********分别代表天人、阿修罗、人道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六道属于三界里的「欲界」中。大千世界在表述非常宏大的空间眼界,这是佛教在兩千年前已經很清楚地描述的。
「大千世界」包羅萬象,世界究竟有多大?用我們今天的科學來看,每一個像太陽這樣的恒星都對應一個“太陽系”,太陽是太陽系的「主星」,銀河系中約有1000億顆恒星,也就是有1000億個這樣的“太陽系”。
在道教中有一個大道理,一直被歷朝歷代高級陰陽家所用,此道稱為「無極」,道語為:“其小無內,其大無外”,解意為:它廣大得沒有外面空間,微小得沒有裏面區域,是一種概念上的「無限無極」(当时笔者设计的九五令牌,应用其古老而简单的秘密,因此风靡海外),形容其世間萬事萬物,很小的還有最小,最小的還有更小;很大的還有最大,最大的還有更大。它更像地球中萬象無盡的生物鏈,用道教思想體系形容佛教所說的大千世界,是一個宏觀的“無上”眼界,因此佛道是相通的,它們是經得起超智慧考驗的,因此称为道理!
大到沒有外面,夠大的吧!小到沒有里面,夠小了吧!妳以為老虎最厲害吧,還有人類管,妳以為人類更厲害吧,還有“天道”在管。佛教說乃至每個小地方都有它的小宇宙,因為“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”。
因此,什麽是小、更小?什麽是大、更大?大和小的概念似乎是一個意思。因為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和構成人體的基本粒子是一樣的。易經告訴我們,「九五」之上還有「九六」,與「九六」相比,「九五」以下的範疇只是一個級微小的世界,因此很多人研究易經到達一定極端境界後的時候,便決定以後不再接觸易經了,因為人類永遠無法超越“自然”,越聰明的人必然覺得自己越無知,知曉大千世界,便知蒼生是幾秒遊戲,這在易經里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!
五、解读「裟婆世界」
如果學佛人連「裟婆」一詞都不明白為何物,不可能明白佛教。人們所在的“大千世界”被稱為“裟婆世界”。
初次了解佛教,是一位叫“大師兄”的好友,我問他:“何為裟婆世界?”雖然當時他解釋得相當模糊,正因這個緣,我開始走入佛教。
裟婆世界所說的,就是在這個大千世界上一切眾生,里面包括天人、阿修罗、甚至****、无****,甚至宇宙中所有地外生物,都活在一個帶有遺憾的世界中。
每個人赤裸裸地來到世上,經歷七情六欲、愛恨情仇、生離死別十二種體驗,擁有無價感情的同時又失去親人,我們這一生為何要相遇,又為何要與每一位親人經歷生離死別?在七情六欲、愛恨情仇的人生中,有什麽比至親至愛的生離死別更重要?
夕陽無限好,只是近黃昏;情侶間第一次的長吻,究竟是遺憾還是永恒的傷感?
裟婆世界的本質是不圓滿,充滿遺憾。因為缺憾,眾生才會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創造;因為缺憾,才能看到愛,懂得珍惜;因為缺憾、因為所求的得不到,才會產生心中的苦惱;因為有煩惱和痛苦,眾生心底才會升起如何去探尋解脫痛苦的方向。善惡、苦樂是相對的,不是絕對的,在佛教中所有帶有反義詞的對比詞是不存在的。那麽,反過來說一句,苦與樂都只是現象而已,因為有了「苦」,才能懂的「樂」。除了愛,世界上沒有哪樣東西可以永恒。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,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輪回轉變,任何現象均為無常,這在我們凡夫而言,就是種苦惱。
裟婆亦是一遺憾美,當妳興高采烈的走進藝術展,世界藝術大師喜歡制作令人沉重的藝術作品,因為只有知道“丑”,才會懂得什麽叫作“美”。
裟婆也是美,世間萬事萬物總會有那麽一點遺憾,才能看清無限美。沒有經歷黑夜的漫長,不會珍惜白天的光彩。
裟婆世界令我們學懂即時感恩,活在當下,懂得看放得下。
六、解读「轮回」
很多人不敢談輪回話題,因為是佛法中最深的問題,了解輪回則懂得因果,輪回可以說得玄之又玄,亦可以說得非常科學。既然佛教是科學,在曾梓豪口中必用世人從未言說的科學方式解釋。
筆者祖傳易學深受爺爺引導,爺爺曾經和我說:只要看懂動物世界及生物鏈,便能看透每一個人;把星象看透,便能看透世間萬事萬物。這是當今中國最傳統正統風水的唯一傳承方法,可惜現今能正統入門的風水老師已經少之又少。爺爺教导的第一點令人欣喜狂然,後來一直想不通的第二點道理,想不到是來源於佛教的科學啟蒙。先不要說風水上所得的學術智慧,單單把佛教的輪回弄明白,人生已經值得了。
輪回是講述「大千世界」循環慣性,萬事萬物都在輪回圈中,包括看見的,看不见的,包括眾生的靈魂。
在永無止境的宇宙中包含無數大小物質,這些數之不盡大大小小的物質像沙塵一樣遍布整個宇宙,這些物質不生不滅,看似隨波逐流,它們都在有規律地按照各自軌道慣性運行,最終以打圈方式回到原點,周而復始的星球重復著周而復始的運轉,就像我們與太陽的關系、太陽系與銀行系的關系。
這些物質小至一顆沙、一塊石頭、甚至一件宇航員留下的太空垃圾,亦包括一個星球及星系,它們都有各自的運行軌道,它們沒有生命,不生不滅,但始終圍繞能量最大的物質及星球牽引逆時針運轉,而且生生不息,周而復始、永無止境地進行輪回。直到有一天,出現正在運行的另一星体或物質障礙,改變其運行輪回軌道……,這個障礙在佛教中稱為「業障」,改變其原來自然運行軌道障礙物,使其走向未知方向。
以上這個宇宙慣性,便是世間萬事萬物縮影,這一觀念在科學中稱作“全息論”,萬事萬物皆在輪回,包括所有靈魂,令事物改變其運行軌道的障礙佛教稱為「業」,故“障”稱為業障。
生命是有限,但靈魂是永恒的,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是千歲老人,萬物皆為靈,沒有開始也永無結束。
我認為輪回是一個高深而又時尚的代名詞,輪回是永恒的真正高大上智慧!
佛教的萬字符及道教的太極圖則更多在表述宇宙的運轉面貌,永恒的宗教只有一種,佛教在不同時代出現不同角色,但道理永遠都在。
佛祖與觀音菩薩拇指與中指相連的手勢,以及佛祖胸口的萬字符,均含世間輪回的道理,所有秘密都是公開的。
中國是世界唯一佛道兩教兼容的國家,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经过深思研究决定的,世界進步,中國文化將會用新潮流形象呈現給世界。
我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,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,妳繞我轉,我繞他轉,星球們忙亂而有序。
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星球,一塊石頭,人與人之間,究竟都是互相吸引,陰差陽錯,人人皆在輪回中。磁場是靈魂散發出來的力量。波段頻率(震動)相似人才能互相吸引。
宇宙中一切存在必然變化!不會變化的,必然不存在。
每個星球都是天上的石頭,星系是“石頭堆”,萬物始終有軌道,大大小小的物質稱為輪回軌跡。
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為365天,太陽環繞銀河系需要兩億年,其大無外,这亦称为轮回。
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各自各的因果回輪中碰撞,這個答案在我們還未出生,已經寫在的茫茫宇宙,無數恒星運行軌道中,答案只要擡頭一看便能窺探,以上是笔者对轮回的观点。
萬字符(卍)與輪回
萬字符(卍)象征古老的愛,光及宇宙真相。
在西藏原始宗教中,卐字是「永恒不變」的護法象征,代表了吉祥、和平與繁榮。
印度教徒認為卍是極其神聖和吉祥的圖騰,在世界各地的寺廟、標誌、神壇這些神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卍。
天道左旋,地道右旋。左旋代表宇宙進化,右旋代表宇宙退化,左旋代表順時針,右旋代表逆時針,在印度教中有記載。
世間萬事萬物,其實就像宇宙的縮影,如果用快鏡重播,宇宙就像洗衣機中的水中漩渦,才會出現佛教的萬字符(卍)及道家的太極圖。無論是兩儀的道教太極,還是四象的萬字符(卍),均在表述一種宇宙輪回法則。2013年,我利用佛道靈感設計出新時代吉祥圖騰「九五令牌」,很多人看懂令牌的玄意,九五令牌確實瞬间風摩海內外。
情債與輪回
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錯綜復雜的輪回圈中,遇見各式各樣的人。有一樣東西,不能隨便碰,一碰必還,便是情債。
很奇怪,當一個人將死之時,他(她)不會去回憶這輩子當過多大的官,亦不會想擁有過多少財富,除了帶著不舍的親情,妳一定會想起一個人,這個便是妳愛過的人,妳沒能與他(她)在一起走下去,這份遺憾終會帶到下一輩子,而且這個人妳終必遇到,那麽或許在輪回圈走一段路,或許互相在輪回圈朝相反方向擦肩而過,或許已經是上幾輩子的因果。
因此,情侶間分手便不應再聯系,廢棄的感情必須要有個「斷」。
一個富豪為何一生為情所困?這個人為什麽今生如此富有,皆因他上輩子特別慷慨待人,這是他一生的縮影,換來今年享之不盡的財富。可惜此人上輩子欠下太多情債,今生還不完,感情令这位富豪一輩子焦頭爛額。每個人一生的財富、事業、人際、感情包括出生都與上輩子或上上輩子錯綜復雜的因果關系產生而成,要是悟到生死輪回,人生無非花開花落。心存定鏡,不住因果,因为一切都只不過是,隨緣而轉卍......。
感情輪回最難舍!情債難負,妄啟情癡!這個世界最壞罪名,叫太易動情!
向各位修行者問好:路尚長,境界無止境。
七、解读「末法」
萬事萬物均有生死興衰,生死不只是人的慣性,也不止是動物的輪回,萬事萬物均有興衰。
在自然界,可愛的海豹依靠小魚為食物,無數生靈遭遇吞噬,有誰顧及這些小魚的生命?鯊魚會為他們報仇。海豹痛苦地看著同伴被鯊魚吃去,無能為力哭泣著,人類為他報仇,人類在人間破壞自己、互相伤害......, 剝削別人生命,目的是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,這是裟婆世界的遺憾,不同的生命,周而不止地輪回。
為什麽佛教不吃牛肉?牛是世間最苦而且有靈性的動物,牛出現在人世間,仿佛就是一個非常遺憾的宿命,它們遭殘忍的**戮至死,或看著親愛的同伴被**,牛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,這種記憶伴隨著靈魂輪回至世間,在西遊記中,牛聚是世間怨氣的化身,生來帶著怨恨,記憶中裝載著怨氣與仇恨,生生世世帶著輪回,別無選擇,因此佛教不吃牛肉!
為什麽要末法?動物的命運是個極其重要的例子。科學家統計,10億頭牛,10億頭豬,25億只雞,數十億動物都為滿足人類的口腹而來到這個世界上,不要少看這些數字,單單10億頭牛,一個人用一輩子也數不完。這些比人類低一等的靈魂,被當作沒有痛苦和沮喪的東西對待。這些動物被大規模地繁殖起來,然後殘忍地**害,甚至給人類在它們臨死前開心地拍照,試問人世間有誰顧及這25億只雞的感受?
以制造苦難的數量而論,當今人類是史上造惡最多的物種。笔者一直是素食主義提倡者,但我從不像其他人一樣幻想全人類不**生不吃肉,因為裟婆世界總是存在諸多遺憾。人類歷史版圖的互相殘**,試問為世間制造多少遺憾?人為何而生,又為何要死?因為毀滅自己的,正是人類自己,這是遺憾中制造出的末法世代。
什麽是真正的發達,什麽是真正的福德,真正的發達要說得過因果,真正的福德要說得過天說得過地,做人做事的道理盡在於此。
縱觀全世界,優秀的民族都重視動物的生存倫理。德國人給豬按摩、聽音樂、享受美食,然後讓其不知不覺地死去。大家都在阻止世間不要出現太多遺憾,只是方式不同而已。德國及以色列的發達,是說得過天與地,這個民族了不起,全世界一致看好,眾望所歸。
(本文采写 曾梓豪2017雞年運程 第十章)
|